电话铃声响起,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喊救命!——我也有电话恐惧症吗?
你是否会因听到电话铃声而感到惊恐,甚至全身冒冷汗?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手机,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害怕听到电话铃声,甚至在需要拨打电话时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
对于这些人来说,文字交流和邮件发送似乎成为了更舒适的选择。那么电话恐惧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能和人面对面无障碍交流的人也会害怕打电话呢?
实际上,人们真正恐惧的不是电话铃声本身,而是铃声响起所代表的语音通话申请和语音通话的压力。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电话的那头是什么情况,将会带来什么消息,导致什么后果。因此,这种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掌控感引发了我们的电话恐惧。
“电话恐惧”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恐惧症,它并不被正式归入心理疾病的范畴。这种恐惧表现为:不愿意或害怕接打电话,对接打电话感到焦虑。虽然我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能够畅所欲言,但在语音通话中却常常感到不适。
电话恐惧症并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但它确实是一种社交恐惧和焦虑的表现。它可能表现为:选择文字交流而非语音通话;每次拨打电话都要纠结一番;看到来电时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甚至屏住呼吸;挂断电话后感觉如释重负。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接打电话呢?
首先,语音通话的入侵性太强,失控感太高。自从有了即时通讯之后,屏幕就成为了一个无形的保护壳,让我们在只有充满安全感和掌控感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探索世界,与人联结。而电话铃声就像突然响起的门铃,无论是不请自来的访客还是突然查岗的家人,都会无情地提醒你过于自由自在地放纵和没有时刻保持自律。虽然我们也可以假装家里没人不予回应,但在那长达十几秒的铃声提醒中,难免身体紧绷、精神紧张,被迫接收不期待的噪音侵袭。
其次,语音通话认知消耗太多,交流效果太差。文字交流虽然缺少很多信息,但不需要即时回答,可以慢慢揣摩、斟酌表达。而语音通话则需要即时回应,我们往往在回答他人问题时来不及思考,只能依照习惯进行反应。而这种习惯本质上是一种“自动驾驶仪”,当我们在没有时间思考、需要快速应对当前的事情时,大脑就会启动“自动驾驶”模式。
语音通话缺少非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就像指南针一样,它能够让交流尽可能地不偏离方向。当我们在面对面交流时,可以根据对方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随时调整、把控谈话的内容和走向。然而在语音通话中,这些信息却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声音能够传达情感,但因为少了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语音通话中的双方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揣摩对方话语中的深意和语气中的态度。
那么面对电话恐惧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需要分辨自己的恐惧源头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逐个击破。两种有效应对电话恐惧的方法可供参考:一是先打草稿,准备话术;二是先不接听电话,待自己从应激状态走出来后回拨。此外如果电话是在你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候响起时,可以试着先不接听电话等待一些时间。同时进行这些训练后你的应对能力会有所提高。
在这个信息时代中,“电话恐惧”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高效,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人们因为有了更高效、更低耗、更轻松的交流模式后逐渐被摒弃的旧方式而产生了焦虑和恐惧感。
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并不是电话本身,而是我们日益被包裹在屏幕保护壳所掩盖的脆弱;我们焦虑的并不是社交问题而是快节奏生活中却不敢有一点松懈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理智对待、积极应对,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FaceforBusines. (2021, July 29). Phone anxiety affects over half of UK office workers. Face For Busi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ffb.co.uk/blog/630-phone-anxiety-affects-over-half-of-uk-office-workers
[2]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凯特·萨默斯凯尔
[3] 《恐怖密码》杨冀鲁
[4] 《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
策划制作:苏静;审核:樊春雷;策划:王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