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的人生,不能一味的摸鱼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摸鱼”经历?
明明有堆积如山的工作,却总是走神儿,要不刷刷社交媒体,要不就是隔着网线和“吐槽搭子”一起闲聊,又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刷短视频。就这样扛到下班,明明没干多少工作,却觉得身心疲惫,甚至比一直忙着工作还要累。
这并不是因为你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上班“摸鱼”真的比认真工作更累!
一边工作,一边“摸鱼”,不仅身体紧绷着精神也高度集中,生怕一不小心被发现。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开放的办公场所意味着在偷偷看小说、打游戏和聊天时必须保持对环境的警惕,以提防老板的突击检查和同事的窥探。这种“心虚”带来的紧张感很容易令人肌肉紧绷、四肢僵硬。长时间紧盯着电脑屏幕和手机也更容易让人眼睛酸涩、视力模糊。
多算一笔账:你以为“摸鱼”是偷来了闲暇时间,其实它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摸鱼会让人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刷刷网页或是玩几局消消乐,一上午就过去了;但工作任务终究还得完成,无奈只好继续加班,牺牲真正的休息时间来弥补。这样累算下来,连“摸鱼”带加班,你的眼睛、颈椎、腰椎和全身的肌肉都付出了几乎加倍的劳动,当然会更累。
一边工作,一边“摸鱼”,其实会过度自我损耗。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事业发展的喜悦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如果工作总是停滞在“摸鱼”中,一边要提心吊胆怕被发现,一边又会为绩效不佳而担心。再看看身边的同事们积极而充实的样子,内心的自责、失落和焦虑都让人感到身心疲惫。
此外,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说,“摸鱼”时的注意力往往会不断从一个任务跳转到另一个任务。这种频繁的切换不仅导致注意力分散,使人们难以专注于当前的工作,并且增加认知负荷。大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和整合不同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而认真工作时的“心流”状态恰恰相反,它让人兴奋、满足又充实。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人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活动时,更容易全身心投入,不计较回报得失。这种体验被称为“心流”,在心流体验过程中,人们能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体会到高度的兴奋与满足。
那么如何避免上班“摸鱼”带来的疲劳感呢?以下有三种方法可以尝试:
首先,合理规划时间,真正地休息。给自己的工作时间设置明确的限制,将工作时间明确划分为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的疲劳。比如,设定番茄工作法的时间段,每25分钟专注工作后,休息5分钟。特别要强调的是,休息时间一定要做到真正放松,而非三心二意。可以选择那些能让人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活动:例如起身到户外走动一小会儿,闭目养神几分钟,或整理一下工位上的绿植。
其次,任务分解,提升工作掌控感。将大型项目或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逐一完成;每次只要求自己把当下的一步尽力做好。这样你会发现集中注意力会变得容易些,也能更好地掌控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设定目标、及时奖励、探索热情。尝试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完成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工作动力和热情,帮助工作状态进入一个积极循环。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员工有工作热情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找到工作的目标和意义;通过好的岗位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帮助员工找到工作的兴趣点;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的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劳逸结合的方法是避免上班“摸鱼”带来的疲劳感的关键。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找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所在。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工作之余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并保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代胜莉, 吴宝沛. 自我损耗的最近十年研究:现象、理论和应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 12(01): 55-64.
2. 杜旌,向远.任务互依、工作无聊与工作场所“玩手机”:基于自我损耗理论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评论, 2022(01): 132-146.
3. 汪春花,王垒.自我扩展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60(05): 97-104.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nowking.cn/artdetail/88/